在古代萬戶侯只有食邑萬戶以上,才能被稱為萬戶侯,拆開來看,萬戶說的是采邑制度和封國制度,而侯說的則是爵位制度。
這是漢朝最高等級的爵位,在之后的朝代中,就泛指高等官爵,典型代表就是西漢時期的張良曾獲此殊榮。
其實這個詞也經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下,像宋代詩人陸游在《山中夜歸戲作短歌》中寫道:
「少年意薄萬戶侯,白首乃作窮山囚。」
所以在古代,有很多有志之士想成為萬戶侯,但是這個稱號很難獲得。像西漢著名的飛將軍李廣,一生為朝廷抗擊匈奴,立下了無數戰功,依舊沒有被封為萬戶侯。
萬戶侯雖然廣受推崇,卻很難被直接封賞。以漢朝創立時的封賞為例,開國的將領有一百多位,最終得了萬戶侯爵位的只有四位,而且還不是一步到位的。
萬戶侯作為爵位,有兩種獲得途徑,要麼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,要麼子承父業,繼承父親的爵位。
比如開國功臣蕭何,建國時雖然被封了列侯,卻只分了幾千戶民眾,是個千戶侯。後來他還是多次立戰功,臨死前才累積成萬戶侯。
在當時,軍功有二十個等級,普通士兵殺敵軍精銳一名,能夠獲得一級爵位,還有良田和房屋獎勵。以此類推,殺掉越多的敵人,獲得的軍功越多,爵位也越高。
以漢朝名將李廣來說,他參與平定七國之亂,數次帶兵擊退匈奴,在他駐守邊關之時,因為過于勇猛,被稱為「飛將軍」,致使匈奴數年不敢入侵。
就是這樣的戰績在當時也只是獲得了上卿爵級,大概就是17及爵位,最后也沒有獲得萬戶侯的稱號。
還有一種辦法,就是世襲。在漢朝的爵位,通常由嫡長子繼承。但是,嫡長子繼承的是萬戶侯的爵位,并不會擁有掌管一萬戶百姓的權力。
比方說,一個擁有萬戶侯爵位的人去世,由嫡長子繼承爵位;而名下的一萬戶民眾,由他的兒子們共同瓜分。
比如他有三個兒子,且各自成家。那這一萬戶的百姓分成三等分,讓三個兒子分別繼承,各自分配到自己的小戶中去。
所以,當以繼承的方式獲得這個爵位時,那麼就不會掌管一萬戶民眾,只是得到了這個稱號,遠不如靠軍功被皇帝冊封來的風光。
每當提到這個稱號,首先想到的就是掌管一萬戶的民眾。在漢代,以「鄰里族黨」來計量人口面積。
具體來說就是五個小戶為一鄰,相近的五個鄰為一里,也就是二十五戶;四個里為一族也就是一百戶。
五個族一起為一黨,也就是五百戶;五個黨為一州,也就是千戶,五個州為一鄉,也就是萬戶。
所以萬戶侯可以掌管五個州的國土,以及里面的群眾,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,除此之外,還能夠擁有巨額的財富。
在古代,只要有可以掌管人口,那麼就可以得到這些人交的稅。在漢朝,農戶每畝地要交七升的糧食,一戶的可以擁有耕作的面積大概是67畝,那麼萬戶侯就會擁有67萬畝左右的耕地。
這樣算下來,萬戶侯一年就能收到470萬升的糧食。一升大約是現在的60斤,4.7萬升就相當于280萬斤糧食!
除了收糧食,還可以向農戶收取種地的租金。因為在封建時代,土地幾乎都是屬于皇親國戚和地主的,這些擁有土地的人當然不會選擇自己種地,但又不想把耕地閑置,就轉手租給農戶,向他們收取租金。
土地租金是確定的,一戶一收,每戶收取200錢。在漢朝200錢相當于兩石糧食,也就是現在的台幣120。所以,萬戶侯一年的租金收入為200萬錢,也就是300萬台幣。
除了向所掌管的民眾收取租金和稅收外,還會收到皇帝額外的補貼。根據《田律》記載,萬戶侯不僅有田地的獎勵,還有一千石糧食的附贈賞賜。逢年過節,萬戶侯也能領到皇帝送來的禮品。
萬戶侯可以擁有如此多的財富,和極高的社會地位,怪不得人們拼了命想獲得這個稱號。
其實最初的制定爵位等級,是為了維護皇權,激勵士兵作戰。
在商鞅在變法時,改革了秦朝的貴族制度,將原有的官階細分為二十個等級,第一級為公士,最高級為徹侯。同時,商鞅規定了爵位授予的條件:只看軍功。
正是商鞅的這一重大改革,使得爵位不再被貴族壟斷,給平民跨越階層的機會,大大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斗力。
到了漢朝,爵位制度進一步發展,現了我們理解的萬戶侯。因為,漢武帝叫劉徹,為了避諱名字,就把徹侯為列侯,但是等級不變,最高還是20級。
不過此時的列侯已經變成了一個官階通稱,各個列侯的待遇,是大不相同的。最低等級的列侯只有幾百戶劃分,最高等級的列侯就有幾萬戶的劃分。
但就是因為這個制度,致使諸侯王的權利越來越大,最終引發七王之亂。漢武帝就頒布推恩令、附益之法來瓦解諸侯國的勢力,自此爵位變成榮譽,不再有實權。
到了南北朝時期,個地方勢力混戰,萬戶變成了軍隊職位。因為局勢過于混亂,人口流動性大,所以很難算清。萬戶的稱號也變更成更適合上陣殺敵的萬夫長,計量人口的方式從戶轉變成了人頭。
在這個時候,萬戶侯這個稱號就不是只有名號的空銜了,它可以掌管10個千夫長。在金朝統治時期,萬戶制度又在全國范圍內推行,所以這個稱號又有了新的變化。
但是,本質上還是和先前的一樣,還是掌管軍隊事務的最高軍銜,但是卻和南北朝時期所擁有的權力有所不同。
在金朝,萬戶侯不再掌管具體的一萬個人,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區分官職大小的等級。據史料記載,在金朝,只要帶兵的數量超過700人,就能夠擁有千戶的軍銜。
因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,所以萬戶的含義也就隨之變成了記錄部落大小的單位。將蒙古人和漢人分開統計,分別統計到不同的戶籍中。
所以在這時萬戶的含義就變成了擁有掌管萬戶部落的首領。再往后,萬戶侯就變成了一個統稱,泛指封疆大吏。而現在,萬戶侯則成了高官的通稱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萬戶侯這個稱號已經被歷史所淹沒,王侯將相的時代依然成為過去,在現在的中國,是崇尚知識、崇尚自由的時代。
有句話說「一分錢難倒英雄漢」,所以你可以說錢不是萬能的,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。
還有句古話是:「富不過三代」,所以在當代社會僅僅靠父輩的努力是不夠的,還是需要自己去拼搏,努力獲取自己想要的事物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